会议专题

宜昌多普勒雷达夏季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线(VPR)的观测研究

本文使用2002年6-7月长江中游地区宜昌S波段多普勒雷达在两次大范围混合性强降水过程中的部分时段体积扫描强度数据,以及周边100公里范围内的7个雨量计10分钟记录一次的雨量资料,分析了实时及短时平均雷达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线的特征.研究表明,从宜昌雷达体扫数据得到的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线中可分析降水的类型、云中粒子随时间的发展变化以及降水的云微物理过程.中、低仰角对应高度上的实时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线的变化规律、PPI图象上对应雨量站点上空的回波变化情况及10分钟记录一次的地面雨量的变化趋势三者能很好地统一起来,有利于在无地面雨量计的地区估测降水量的大小、确定降水类型、分析降水的发展.对反射率因子值较大而且仰角越低值越大的反射率因子垂直廓线需要特别的关注,这些区域对应地面上常出现对流性强降水,容易造成灾害.

降水观测 降水分析 雷达探测 垂直廓线

史锐 程明虎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国内会议

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

北京

中文

181-188

2004-10-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