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南海季风爆发早晚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

已有的研究指出了热带西太平洋上空,特别是菲律宾周围的夏季对流活动存在着准两年周期振荡的规律,并指出这个振荡与热带西太平洋暖池海温准两年振荡有关.暖池热力状况影响南海季风爆发早晚的.当西太平洋暖池偏暖时,南海季风爆发偏早,反之则偏晚.我们将研究暖池热力状况在这样年际变化背景下,南海季风爆发早晚过程中各自得季内变化特征,以及这样的季内变化对我国长江流域和华北地区夏季降水异常的影响.本文利用1979-1998年的olr侯平均资料和NCEP再分析侯平均资料,分别对南海风爆发早晚年进行合成分析.分析结果指出,在爆发早年南海、西太平洋气旋异常;在东印度洋、孟加拉湾处有一个气旋异常,对流活跃.沿5N°附近的西风强.南海季风爆发晚年与爆发早年情况相反,在南海、西太平洋和孟加拉湾出现反气旋异常,伴有强的东风异常,且伸展到孟加拉湾.同时OLR孟加拉湾和南海异常偏高.我们还进一步比较季风爆发早晚对华北地区(37.5-42.5,110,120)和长江中下游地区(25-35,110,120)水汽输送随时间变化.长江中下游地区在爆发早年在整个夏季季风过程中水汽输送多于晚年.而在华北地区,在38侯至45侯爆发早年水汽输送强且明显多于爆发晚年.这样的水汽输送季内差异造成了我国华北和长江中下游夏季降水的异常.

南海 季风爆发 夏季降水 大气对流 水汽输送

顾雷 黄荣辉

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0

国内会议

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

北京

中文

177

2004-10-2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