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属植物的RAPD分析及系统学意义
目的:从DNA分子水平探讨甘草属(Glycyrrhiza)植物类群遗传差异和几个争议种的分类地位,为甘草属植物的系统分类和鉴定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应用RAPD技术,对国产12种甘草属植物进行RAPD实验,以DNA片段的二态数据作为统计性状进行聚类分析,UPGMA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共扩增出250条带,多态性带204条,约占总数的81.7%.聚类结果表明甘草属植物种内不同居群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平卧甘草(G.prostrataX.Y.Li)从粗毛甘草(G.asperaPall.)类群中分出,聚为一支.疏花甘草(G.laxifloraX.Y.Li)紫花甘草(G.purpureifloraX.Y.Li)在种内与其它类群存在较大的的遗传分化.结论:粗毛甘草种内遗传分化较大,平卧甘草有可能是由粗毛甘草中抗旱的类群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分化出的一支,建议上升为种的地位,疏花甘草、紫花甘草作为种下变型处理.
甘草属 RAPD 遗传多样性 系统学
陆嘉惠 李学禹 阎平 周玲玲 吴玲
新疆石河子大学甘草研究所,新疆,石河子,832003
国内会议
第二届中国甘草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新疆植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学术研讨会
新疆石河子
中文
9-15
2004-08-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