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两种磷氮型润滑添加剂结构-性能的理论研究

本文用B3LYP/6-31g方法全优化计算了两类磷氮型极压抗磨添加剂磷酸胺盐和膦酸胺盐的几何构型,前线轨道能级,原子净电荷,键级等参数,并通过B3LYP/Lanl1mb方法和原子簇吸附模型计算了磷氮型添加剂分子和铁(100)面原子簇Fe1,Fe4(2,2),Fe5(4,1)间的吸附作用能.计算表明,添加剂分子的前线轨道能级,Mulliken键级,原子净电荷等参数与它们极压抗磨性能之间有密切关系;磷氮添加剂分子以P1,N5,N14原子垂直吸附于铁原子簇表面,且N14原子与Fe4的吸附体系具有最大的相互作用能;结果表明磷酸胺盐和膦酸胺盐添加剂是优良的极压抗磨剂和减摩添加剂,其中磷酸胺盐的抗磨性能优于膦酸胺盐,而膦酸胺盐的极压和减磨性能优于磷酸胺盐,计算结果与实验结论一致.

密度泛函理论 润滑机理 极压抗磨性 润滑添加剂 磷氮型添加剂 吸附作用能

龙清平 王学业 刘万强 李新芳 文小红 谭援强

湘潭大学化学学院,湘潭411105

国内会议

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

南京

中文

447-454

2004-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