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合成甲基红霉素含量分析及主要杂质确定

甲基红霉素是半合成红霉素新品种的优秀代表之一,1984年由日本正大制药公司首先开发成功.甲基红霉素具有优异的抗菌性能,世界上许多国家己投入临床应用,并有60多个国家正在研究开发这种药品,我国从八五期间开始研究甲基红霉素的合成.为配合甲基红霉素的合成,监测合成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杂质,我们在对实验系统和实验方法的准确性和精密度进行评价的基础上,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分析了甲基红霉素含量的方法.色谱条件为:KromasilC18(4.6mm~150mm)反相色谱柱,前接AlltechC18预柱;流动相为甲醇:0.05mol/L磷酸二氢钾=7:3(V:V),用磷酸调节pH=4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10nm.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精密度.利用建立的甲基红霉素定量方法分析了十批共二十个甲基红霉素样品,结果与按美国药典中提供的方法分析结果相吻合.利用该方法确定出了合成甲基红霉素过程中产生的两个主要杂质,为甲基红霉素合成方案的制定、实施、改进提供了相关信息,为提高合成甲基红霉素的质量提供了支持.

甲基红霉素 定量分析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杂质

罗爱芹 张金专 刘立文 方敏 姚国伟

北京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100081

国内会议

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

昆明

中文

411-416

2004-07-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