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EG及AS-PVP体系的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阈值及表面活性剂临界浓度
本文用表面张力法研究了十二烷基磺酸钠(AS)与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乙二醇(PEG)或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混合体系的行为.在满足实验用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超过其自身的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阈值”Mp”的前提下,AS-PEG或AS-PVP混合体系的表面张力-浓度对数(γ-lgc)曲线呈现拟双平台(或双拐点)特征.对AS-PEG体系而言,PEG的”MP”为2000~4000.具有双拐点的γ-lgc曲线对应于两个表面活性剂临界浓度值,即第一临界浓度值c1和第二临界浓度值c2,且满足c1<CMC<c2的关系.含AS的混合体系得到的实验结论与含SDS的混合体系的结论类似,即对同一类聚合物而言,当实验用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超过该类聚合物的”MP”时,c1值不依赖于聚合物质量浓度变化和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变化;在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体系中,c2值依赖于聚合物质量浓度变化.但是c2不依赖于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变化,即在具有相同聚合物质量浓度(即相同聚合物链节浓度)的体系中,c2值几乎不随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变化而改变.
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阈值 表面活性剂临界浓度 十二烷基磺酸钠 水溶性非离子聚合物 聚乙二醇 聚乙烯吡咯烷酮
夏咏梅 方云 杨扬 吴云兰
江南大学,化工学院,江苏,无锡,214036 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分析测试中心,江苏,常州,213016
国内会议
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第51次学术会议暨全国第十次工业表面活性剂技术经济与应用开发会议
北京
中文
68-71
2001-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