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的微细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全身性的骨骼疾病.根据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理机制,一般将治疗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按作用阶段分为三类:1.以抑制骨吸收为主的骨吸收抑制剂,包括雌激素、降钙素、二膦酸盐、依扑拉芬等;2.以促进骨形成为主的骨形成促进剂,主要为氟化物;3.骨矿化药物主要有钙剂、活性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雌激素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首选药物.雌激素替代疗法(ERT)可预防绝经后的骨丢失.由于ERT副作用较多,在ERT基础上加入一定量的孕激素,以抑制子宫内膜增生和降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降钙素通过对骨骼、肾脏和胃肠道的调节使血钙、血磷降低,改变破骨细胞的结构,降低骨吸收活性.常用的主要有益钙宁和密钙息等.二膦酸盐类是目前抗骨质疏松症药物研究开发的热点,因其可直接抑制破骨细胞性骨吸收,无明显副作用.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尚处于探索阶段,国内外正积极研制开发新型高效无毒副作用的药物,中药对骨质疏松的防治已成为热点.
骨质疏松症 药物治疗 骨吸收抑制剂 骨形成促进剂 骨矿化药物 雌激素替代疗法
王秀芬
珠海市人民医院,519000
国内会议
昆明
中文
482-485
2004-07-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