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MH—Ni电池新型低温负极材料研究

常规方法合成的非AB<,5>型镍-稀土金属间化合物不是单相化合物,都是多相混合物,而作为高容量的MH-Ni电池负极材料,多相混合物是有益的.对非AB<,5>型的镍-稀土金属间化合物作为MH—Ni电池负极进行了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室温下最大放电容量为298mAh/g,经46次循环,容量保持基本不变;在-25℃以下至-40℃,其放电容量远高于AB<,5>型的合金.虽然负极的放电容量都是随温度降低和放电电流的增大而降低,但即使在-40℃,I<,c>=145mA/g的高电流下,非AB<,5>型镍-稀土金属间化合物的放电容量仍达到158mAh/g,而AB<,5>型的放电容量只有8.8mAh/g.提出合成低温负极材料的3条经验原则.

MH—Ni电池 低温负极材料 储氢性能

赵敏寿 孙长英 吴耀明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稀土化学和物理开放实验室长春市人民大街159号(长春)

国内会议

第三届全国氢能学术会议

杭州

中文

220-224

2001-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