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和腺瘤术后结肠镜追踪随访的价值
目的 大肠镜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对了解腺瘤和大肠癌的关系,对大肠的多原发癌的研究和早期诊断大肠癌提供了有利条件.方法 1986年5月~2003年5月,常规对1424例大肠癌术后患者3~6个月内行首次无症状的结肠检查,以后每年1次连续3a定期无症状的行结肠镜随访检查.中位检查时间7a9个月,3a后每2、3年1次,直至终生.结果 1424例大肠癌术后无症状的结肠镜的随访检查中,发现同时第二原发大肠癌28例(1.9﹪),异时第二原发癌3例(0.2﹪),异时第三原发癌3例(0.2﹪).34例中,黏膜内癌2例,Ⅱ期癌24例,Ⅲ期癌8例.26/34例(76.5﹪)是无淋巴结转移的早期癌.发现腺瘤331例(23.2﹪).前期1981年9月~1986年5月有218例大肠癌术后患者出现便血等症状后再行结肠镜检查,共发现癌27例(12.4﹪),其中黏膜内癌3例,浸润性癌24例(除外1例因拒绝手术的第三原发癌),26例中,无淋巴结转移的早期癌仅10例(38.5﹪),发现腺瘤29例(13.5﹪).结论 两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表明无症状定期结肠镜随访检查发现第二原发癌明显低于前期有症状者,但发现的早期癌比率高,腺瘤比例高.换言之,无症状定期检查能及时发现腺瘤,终止了部分腺瘤演变为第二、第三原发癌,从而降低多原发大肠癌的发生,不但对提高大肠癌的早期诊断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能积极防治癌前期病变大肠腺瘤.腺瘤的及时发现和治疗对减少和降低大肠癌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价值.
大肠癌 大肠腺瘤 结肠镜 随访检查
沈俊 莫善兢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
国内会议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成立大会、中国第十四届内镜医学学术大会
北京
中文
25-28
2005-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