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嗅觉通讯调控笼养鸡啄羽自残行为的可能途径
本文提出亲属识别减少笼养鸡啄羽行为的假说,并讨论可能的研究思路和对策.舍饲环境关乎动物健康、生产以及食品安全,增加动物福利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传统养鸡的断喙工艺将被淘汰,寻找替代方法势在必行.以往的研究多注重非社会环境对鸡只行为的影响,很少考虑社会环境效应.哺乳类和鸟类动物种群的生态学研究结果显示,亲属关系与集群行为、分享有限资源及合作繁育密切相关,亲属识别可以提高个体之间容忍度并加强社群合作.哺乳动物利用气味线索进行亲属识别,鸟类嗅觉的研究很少,但驱鸟气味剂的实践运用和鸡只闻味觅食的实验结果提示鸟的嗅觉识别不可忽视.
笼养鸡 啄羽自残 嗅觉通讯 尾脂腺 动物福利
赵亚军 李保明 施正香 侯卓成
中国农业大学设施农业生物环境工程农业部重点实验室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京)
国内会议
苏州
中文
66-75
2004-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