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3种雅罗鱼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的差异和系统进化关系
对分布在新疆的准噶尔雅罗鱼(leuciscus merzbacheri)、贝加尔雅罗鱼(Leuciscus leuciscus baicalensis)和高体雅罗鱼(Leuciscus idus)3个鱼种共24尾个体的线粒体DNA D-loop控制区核苷酸序列进行了测定,获得24条长度为667~669bp的同源基因序列.3种雅罗鱼之间的序列差异在6.39﹪~9.89﹪之间,贝加尔雅罗鱼与高全雅罗鱼种间序列同源性高,变异程度小;贝加尔雅罗鱼与准噶尔雅罗鱼种间序列同源性最低,变异程度最大.所采集的贝加尔雅罗鱼两个地理群体(赛里木湖和额尔齐斯河)内mtDNA的平均核苷酸碱基序列差异为1.07﹪和1.08﹪;两群体间的序列差异为1.07﹪,显示两个地理群体间无明显分化.DNA序列数据显示,这3种鱼类线粒体DNA D-loop序列变异丰富,24尾个体呈现独自的单倍型.同源基因序列平均含AT碱基64.1﹪,GC碱基35.9﹪,显示准噶尔雅罗鱼、贝加尔雅罗鱼、高体雅罗鱼的线粒体 DNA D-loop区核苷酸组成的不均一性.分子系统树提示,贝加尔雅罗鱼与高体雅罗鱼亲缘关系较近,准噶尔雅罗鱼是3种雅罗鱼中较古老的鱼种.
线粒体DNA控制区 雅罗鱼 序列差异 系统进化
胡文革 段子渊 王金富 盛金良 马润林
石河子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石河子)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北京) 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石河子)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00-105
2004-09-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