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RAPD和ISSR标记对水稻化感种质资源遗传多态性的分析

运用RAPD和ISSR技术分析水稻化感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态性.从供试材料中筛选到具有多态性的RAPD引物12条,ISSR引物7条.RAPD引物共扩增到85条清晰的多态性条带比率为69.4﹪.ISSR引物共扩增到34条清晰的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条带比率为53.0﹪.对两种标记结果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极其类似,呈极显著的正相关(r=0.74).聚类结果表明,地理位置相近的品种聚为一类.部分具有较强化感作用潜力的水稻品种亲缘关系很近,表明控制其化感作用性状的基因可能是等位的相同基因.而部分化感作用潜力差异显著的水稻品种聚为一类,这是由于人类在长期高产品种的定向选择过程中,水稻化感作用性状不被注意而丢失,遗传基础日益狭窄的原因.

水稻化感种质资源 遗传多态性 随机扩增多态性(RAPD) inter-简单序列重复(ISSR)

何华勤 贾小丽 梁义元 沈荔花 宋碧清 郭玉春 梁康迳 林文雄

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州);福建农林大学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州) 福建农林大学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州)

国内会议

2004北京植物分子生物学与生物信息学国际研讨会

北京

中文

18-24

2004-09-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