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中部中生代花岗岩的年代学与地球化学
大兴安岭中生代花岗岩规模巨大,其中生代岩浆作用的期次和时间制药制约该区构造演化和花岗岩成因的认识.但由于缺乏系统的高精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资料,因此人们对该地区花岗岩的成因研究还很薄弱.本文通过对大兴安岭中部(乌兰浩特-索伦)中生代花岗岩锆石的LA-ICP-MS U-Pb同位素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研究,探讨中生代花岗岩的成因和可能的构造意义.
花岗岩 地质年代 同位素年代学 大兴安岭
葛文春 吴福元 周长勇 张吉衡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
国内会议
全国岩浆岩研究发展战略研讨会暨第三届花岗岩成因与地壳演化学术讨论会
南京
中文
27-29
2004-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