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洞庭湖区主要耕作模式下杂草群落组成及控制对策

洞庭湖区是我国优质粮、棉、油主产区之一,作物种植模式主要是直播稻-油菜、棉花-油菜套(间)种、水稻-水稻-油菜栽培.我们运用”倒置W取样”法对洞庭湖区农田杂草进行了调查,免耕棉田杂草种类、群落结构调查结果表明:共有杂草31科,78种,其中前茬油菜田棉地共有杂草25科67种,禾本科、玄参科、菊科、大戟科是主要恶性杂草,营养钵棉花苗床有杂草21科42种,禾本科、大戟科、苋科、玄参科、莎草科是主要种群,棉花生长期有杂草21科45种,禾本科、大戟科、玄参科、莎草科、菊科是主要杂草种类.油菜田杂草群落结构为单子叶杂草与双子叶杂草组成的混合群落,其中旱地油菜田杂草有18科41种,棒头草、猪殃殃、婆婆纳、异叶黄鹌菜等为优势种群,水田油菜田杂草有10科26种,棒头草、牛繁缕、稻槎菜、早熟禾等为优势种群.直播稻田杂草调查结果表明:该地区直播稻田杂草有13科21种,以稻稗-千金子-荆三棱、稻稗-矮慈姑-荆三棱、千金子-节节菜-荆三棱为主要群落结构,稻稗、千金子、荆三棱、矮慈姑为主要优势种群.并提出了对不同栽培模式下的杂草控制对策.

洞庭湖 耕作模式 杂草群落 杂草控制

刘雪源 刘都才 谢新明 杨兴霞 叶波 龙世其

湖南省植物保护研究所 湖南省安乡县农业局 湖南省沅江县农业局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杂草科学会议

哈尔滨

中文

69-79

2004-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