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嗪草酸甲酯的应用技术研究

本文在温室及田间条件下对嗪草酸甲酯的除草活性及对大豆的安全性等进行了试验研究.温室试验结果表明,嗪草酸甲酯在5~10ga.i./ha剂量下与氟磺胺草醚150ga.i./ha、杂草焚300ga.i./ha、克阔乐50ga.i./ha、乙羧氟草醚25ga.i./ha的剂量处理对苘麻、百日草防效相当或略高,均在90﹪以上,对大豆的安全性则差于氟磺胺草醚而好于杂草焚、克阔乐和乙羧氟草醚;嗪草酸甲酯乳油的除草活性远高于可湿性粉剂;该除草剂对不同生育时期(真叶期~3片三出复叶)及不同品种的大豆均有一定的药害,其安全性性差别不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嗪草酸甲酯在7.5~10ga.i./ha剂量下对大豆用发生的苘麻、蓼、藜、反枝苋等多数阔叶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对鸭跖草、苣荬菜及大蓟(大刺儿菜)等杂草防效较差,对稗草、马唐等禾木科杂草无效.在上述剂量下施药后前期大豆叶片产生一定的触杀性药害斑点,但药后15天即可完全恢复生长,不影响大豆后期的生长、发育.

嗪草酸甲酯 生物活性 大豆

杨玉廷 林长福 高爽 马宏娟 孙宝祥 李鸣

沈阳化工研究院农药生物测定中心(沈阳)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杂草科学会议

哈尔滨

中文

301-304

2004-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