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对大鼠腰骶髓段脊髓内γ干扰素样免疫反应阳性物质表达的影响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探讨了电针对大鼠腰骶髓段脊髓内IFN-γ样免疫反应阳性物质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免疫抑制+电针组的脊髓内免疫阳性细胞的大小、形态和分布与正常对照组相一致,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变化(P>0.05);免疫抑制组在背角胶状质内的免疫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其它部位略有下降,但没有显著变化(P>0.05);电针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CY可降低脊髓内IFN-γ的合成,经电针刺激免疫抑制大鼠后海穴后脊髓各部位免疫阳性细胞数量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尤其是背角胶状质内阳性细胞明显增多(P<0.05).说明,电针刺激后海穴能提高免疫抑制大鼠腰骶髓段脊髓内IFN-γ样免疫反应阳性物质的表达,而对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影响,这对揭示针灸的作用机理以及针灸与神经免疫调节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电针 后海穴 γ干扰素 免疫组织化学 大鼠
胡格 穆祥 欧阳五庆 陈树林 杨佐君 孙志宏 赵慧英 李育良
北京农学院动物科技系(北京)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杨陵)
国内会议
陕西杨陵
中文
364-368
2004-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