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冈底斯带壳幔岩浆混合作用的年代学证据

本文曲水岩体中花岗闪长岩(寄主岩)、暗色微粒包体以及角闪辉长岩过渡出露的地带,进行野外地质调查以及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发现其中的花岗质岩石、暗色微粒包体、辉长岩类三者成生密切相关.根据岩体发育宏观特征,选择了两个典型露头系统采集了两套花岗闪长岩(寄主岩)、角闪辉长岩和寄主岩中的暗色微细粒包体样品,应用SHRIMP Ⅱ进行了锆石U-Pb年龄测定,结果分别为50.4±1.3Ma、47.0±1Ma、51.2±1.1Ma and 49.3±1.7Ma、49.9±1.7Ma、48.9±1.1Ma,其年龄值基本一致,表明三者同时生成,而非不同期次先后侵入成因,还排除了暗色微粒包体为源岩的固态难熔残余或围岩捕掳体的可能性,并从年代学的角度证明,三种岩石为始新世岩浆混合作用的产物.

岩浆混合作用 年代学 幔源物质 壳源物质 岩石学 地球化学

董国臣 莫宣学 赵志丹 王亮亮 陈涛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岩石圈构造、深部过程及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国内会议

2004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海口

中文

38-39

2004-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