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江西会昌密坑山岩体的地球化学及其成因类型的新认识

密坑山岩体位于江西会昌西南约40km处,为一破火山中央岩株侵入体.岩体东界为NNE向断层所截接,东南侧为岩背岩体,西侧为苦竹岽岩体.经钻探验证<”(1)>,三个岩体在深部连成一片,它们是同一岩浆分别沿火山口及环状或放射状断裂侵入而成,为此本文将它们合称为密坑山岩体.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该岩体与流纹质凝灰熔岩的内外接触带相继发现了岩背、凤凰岽、沟锡坝、苦竹岽、矿背、上湾等一批大、中型锡多金属矿床或矿点,表明这一岩体对成矿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前人对其中的岩背岩体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认为属典型的S型花岗岩(王德滋等,1994),但对岩体主体部分的研究明显不足.本次研究发现,密坑山岩体具有高的Ga含量和Ga/Al比值,主量及微量元素组成显示其应属铝质A型花岗岩,岩体编高的ε<,Nd>(t)及偏低的T<,DM>值均指示成岩过程中有较多幔源组份的参与,这些新认识对于进一步揭示南岭地区稀有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机理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江西会昌 地球化学 成因类型 密坑山岩体 流纹质凝灰熔岩 花岗岩

邱检生 McInnes B I A 蒋少涌 胡建

南京大学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江苏南京) CSIRO Exploration&Mining,Australian Resources Research Centre,Kensington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江苏南京)

国内会议

2004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海口

中文

191-194

2004-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