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昆仑造山带三叠纪花岗岩岩石学特征及其成因
东昆仑造山带位于青藏高原的北部,青海省腹地,是一个多旋回复合造山带.研究表明区内岩浆活动频繁,显生宙主要经历三个构造-岩浆旋回,即早古生代加里东旋回、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海西-印支旋回以及新生代喜马尼拉雅旋回.而晚海西-印支旋回在研究区是一个最重要和最完整的构造-岩浆旋回,尤其是三叠纪花岗岩构成东昆仑造山带侵入岩的主体.多数花岗岩类岩石中都存在大量的暗色微粒包体,而这些包体是岩浆混合作用的直接标志.花岗岩及其包体蕴藏着丰富的有关岩浆作用和深部过程的信息,是揭开壳-幔作用和造山作用过程的关键.因此,本文以开放体系岩浆作用理论为指导,并利用岩石探针思路和方法,综合研究岩石及其中包体的野外地质特征和矿物学、岩石地球化学以及同位素年代学等特征,探索花岗岩的成因进而追溯造山带地壳生长过程与机制.
三叠纪 花岗岩 岩石学 东昆仑造山带 岩石地球化学 同位素年代学 岩石成因
刘成东 莫宣学 罗照华 喻学惠 李述为 赵欣
东华理工学院(抚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国内会议
海口
中文
127-128
2004-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