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地区干旱与咸潮成因分析
我国华南去冬今春以来天气气候发生了冬旱连春旱,并导致珠江三角洲等广东沿海地区发生咸潮灾害.今年入汛后,到5~6月份由于降雨增多,干旱有所缓和,直至6月份珠江三角洲咸潮完全退出大海.2004年华南地区降雨主要集中在5月~8月,尤其以7月份降雨最多.与常年相比,2004年1月~10月总雨量偏少2~3成.中国气象局气候公报显示,入秋后我国华南、江南、江淮大部降水量明显偏少,尤其是广东、广西及湖南三省区平均降水量仅为77.1mm,为五十四年来最少,进入10月后降雨更少,10月份广东、广西两省区降雨量不足10mm,比历年同期减少8成,个别地方滴雨未下,遭遇五十年一遇罕见的严重干旱.2004年9月份以来华南大部分阶段地区持续高温少雨,导致各类型水库蓄水量持续减少,平均每天减少0.32亿m<”3>,工程畜水比正常年份同期减少2~4成,部分小水库甚至出现干涸的情况,大部分江河径流比干旱的2003年明显减少,珠江流域的西江、北江、东江及韩江等主要河流量都有出现接近或低于同期历史最小流量的记录,旱情已经使华南地区水资源形势,以及海洋赤潮、咸潮灾害等水害比往年更严峻,珠江三角洲口门地区,雷州半岛和粤东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尤其突出,部分城市供水、农村人蓄饮水、工农业业用水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截止2004年10月18日广东省旱总面积达47.26万公顷,其中重旱面积12.51万公顷,干枯0.637万公顷,全省40个城市中就有30个城市叫”喝”,出现供水紧张.本文予以讨论.
华南地区 干旱 咸潮成因 降水量 咸潮灾害
李国琛 陈云梅
中国天灾预测委员会(北京)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28-32
2004-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