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超高压变质期后榴辉岩相蓝晶石-石英脉中硬柱石分解的岩石学研究及流体活动意义
对大别山黄镇地区低温榴辉岩及其中蓝晶石-石英脉研究的结果表明,蓝晶石-石英脉的形成是在峰期变质之后,是高压变质而非超高压变质的产物.柯石英的假象也在该地区榴辉岩的石榴石中发现.温压条件计算表明该榴辉岩经历的峰期变质条件为670℃/3.3GPa.硬柱石分解为蓝晶石-黝帘石-石英并释放水的反应也是在峰期变质之后折返过程中发生的.硬柱石是一种重要的含水矿物,可保存11.2%的水并且在超高压条件下稳定(Poli & Schmidt,1997和Grevel等,2001).在榴辉岩折返过程中,硬柱石分解成蓝晶石+黝帘石/斜黝帘石+石英/柯石英,表明经历了超高压的含水矿物在降压过程中也会释放出可观数量的水.也表明陆壳俯冲时含水矿物如硬柱石可将水带到地幔深处,并在折返时释放出来.此外,退变质作用中矿物之间氢氧同位素平衡说明,退变质作用的流体是内部循环的(郑永飞,2004).这一研究认为流体在大陆板块的折返中也非常活跃,并且可能在陆壳俯冲、地球化学的循环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变质期 榴辉岩相 蓝晶石 石英脉 硬柱石分解 岩石学 流体活动
李旭平 吴元保 舒桂明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合肥)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国内会议
海口
中文
110-111
2004-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