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核事故医学应急中碘化钾合理使用及其储备

本文讨论碘化钾的合理应用及其储备问题.碘化钾能有效阻止甲状腺对放射性碘的吸收,从而减少甲状腺内放射性碘的蓄积和受照剂量,减轻放射性碘对甲状腺以及附近组织器官甚至全身的损伤.碘化钾的应用时机、用法、用量及年龄等不同,直接影响其防护效果.对人员的观察结果表明:碘化钾在摄入放射性碘前24h服用,甲状腺放射性活度减少87%;在摄入放射性碘前12h或摄入放射性碘的同时服用,甲状腺放射性活度减少95%以上;在摄入放射性碘后服用,防护效果开始下降,摄入后2h服用,防护效果为65%;摄入后4h服药,防护效果仅为42%.据此,碘化钾的最适服用时机为:摄入放射性碘前24h至摄放射性碘后2h内,最迟不超过4h.用药剂量:通常成人每次口服碘化钾100mg,每日1次,必要时可重复服用,但不宜超过10次.由于严重核事故多为突发性,因此对人员的防护通常采取紧急措施.服用碘化钾是保护公众的有效措施之一.碘化钾常于事故前或事故后立即发放给应急求援人员和核设施周边的居民,在必要时通知其服用.此项紧急措施,是核事故应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平时应做好准备,应当储备有足量的碘化钾.

核事故 医学应急 碘化钾 合理使用 储备问题 放射性碘 辐射防护

鲁华玉 赵青玉 高家峰 朱茂祥

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北京)

国内会议

2004全国医用辐射防护与安全学术研讨会

海口

中文

190-193

2004-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