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尿海藻糖酶对近端肾小管损伤的临床意义

通过近年来对肾脏疾病的研究发现,肾小管-间质损害是决定肾功能减退的主要因素,而近端肾小管的损害又是肾功能恶化的重要原因,多种原因可引起肾脏近端小管功能和结构的损伤.临床多通过检测尿中存在于肾小管上的酶如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碱性磷酸酶(ALP)和小分子蛋白如β<,2>-微球蛋白(β<,2>-MG)等来反映肾小管功能和结构的受损情况,但以上标志物在诊断肾小管损害临床应用中特异性和灵敏度均存在不足.海藻糖酶在血中浓度很低,尿中海藻糖酶只来源于损伤的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本文分析尿海藻糖酶活性在不同肾脏疾病中的变化,同时与NAG、ALP和β<,2>-等进行比较,探讨尿海藻糖酶在判断不同肾脏疾病近端肾小管损害中的作用.

尿海藻糖酶 近端肾小管损伤 肾脏疾病 肾小管-间质损害 尿液检测

彭怀燕 张普山 高应东

湖南省长沙市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检验科

国内会议

第二届世界华人临床生化和检验医学大会暨第六届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

南京

中文

364-366

2004-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