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米夫定治疗与乙型肝炎病毒YMDD变异的动态观察
拉米夫定是核苷类似物,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复制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主要抗病毒机制是抑制HBV多聚酶的逆转录酶活性,有效阻止病毒核酸的复制合成,但它不能清除病毒的共价闭合环状DNA(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cccDNA).HBV多聚酶具有逆转录酶、DNA聚合酶、RNA酶H的活性,计算机模拟分析表明<””1”>,HBV多聚酶有A到E共5个活性部位,位于多聚酶结构域C的酪氨酸-蛋氨酸-天冬氨酸-天冬氨酸(YMDD)基序是该酶的活性区域,其中M552可被异亮氨酸(I)或缬氨酸(V)取代(即YMDD变为YIDD/YVDD),是HBV病毒对拉米夫定治疗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本研究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和扩增受阻突变体系聚合酶链反应(ARMS-PCR)检测技术,对136例慢性乙肝炎患者拉米夫定治疗前后YMDD变异进行动态观察,同时监测其血清HBV DNA载量和ALT水平的变化,以探讨YMDD变异的发生机制和拉米夫定治疗前后YMDD变异株的动态变化.
拉米夫定治疗 乙型肝炎病毒 YMDD变异 逆转录酶 DNA聚合酶 RNA酶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张春平 杜琼 钟亚玲
四川省人民医院检验科
国内会议
第二届世界华人临床生化和检验医学大会暨第六届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
南京
中文
247-248
2004-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