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源性早产124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改善医源性早产儿预后的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24例医源性早产病例.按终止妊娠前是否经过促胎肺成熟及促胎儿生长发育治疗分成治疗组、对照组.比较各种因素及不同干预措施对早产儿预后的影响.两组病例根据不同原发病因给以解痉、降压、强心、利尿、纠正贫血等对症治疗并予适时终止妊娠.治疗组在治疗原发病同时给予改善胎盘血流灌注:低分子右旋醣酐500ml、肝素25mg或丹参20mg、硫酸镁10g静脉滴注每日一次;促进胎儿生长发育:复方氨基酸250--50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促胎肺成熟: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每日一次每周连用2—3天;心功能不全者控输液量及速度.视病情行上述治疗1--2周后适时终止妊娠.对照组均因病情危急仅行对症治疗.结果:胎儿体重:治疗组各孕周胎儿体重高于对照组相同孕周,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0.01;围产儿死亡:治疗组围产儿死亡10例(15%)、死亡主要原因:新生儿窒息3例,新生儿肺出血2例,NRDS例,极低体重儿3例;对照组围产儿死亡16例(23.30%),死亡原因:极低体重儿并NRDS6例,胎盘早剥致死胎、死产4例、新生儿窒息4例 肺出血2例,前置胎盘出血休克致死胎2例;产前子痫致死胎1例,两组间围产儿死亡率比较有显著差异(χ<”2>=4.12、P<0.05=).在死亡病例中,胎龄<32周者两组分别为70%(7/10)、75%(12/16)、体重<1500克者分别为80%和61%,提示胎龄<32周、极低体重是导致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因素.在早产因素中,重度妊高征引起的慢性缺血缺氧和胎盘早剥引起的急性缺血缺氧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医源性早产作为治疗妊高征等妊娠并发症、合并症的手段之一,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在医源性早产导致的围产儿死亡中,胎龄<32周、极低体重、NRDS、急、慢性缺血缺氧是主要原因.在实施医源性早产前,给以促胎肺成熟及促胎儿生长发育治疗有助于改善早产儿预后.提高围产保健水平、积极的宫内治疗、适当延长孕龄、适当放宽剖宫指征,可望得到良好的妊娠结局.
医源性早产 早产儿预后 干预措施 促胎肺成熟 分娩方式
郑笑娟 张艳民 陈丽明 马淑荣
丹东市妇女儿童医院
国内会议
四川绵阳
中文
104-108
2004-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