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超声下凝血酶注射治疗假性动脉瘤的方法学探讨及可行性评价

目的 经皮超声引导下注射凝血酶(UGTI)治疗股动脉假性动脉瘤(PS)的方法学探讨及可行性评价.方法 15例经股动脉径路选择性冠脉造影和冠脉介入术后医源性股动脉PS患者接受了UGTI治疗.男性5例,女性10例,增均年龄(68.5±12)岁,选择性冠脉造影1例,经皮冠脉介入14例.单腔的单纯型PS9例,2腔或3腔的复杂型PS6例.局麻后在超声引导下准确定位注射器针头,单纯PS尽可能在瘤腔底部,远离瘤颈部,复杂PS首选在远端瘤腔的底部,注射凝血酶速度宜慢,剂量为100~800IU凝血酶,超声下观察瘤腔内血栓形成,UGTI后24小时,5~7天接受二维超声随访.结果 PS平均容积为13cm<”3>±4.89cm<”3>.共注射凝血酶21次,单腔注射凝血酶剂量为250IU±120IU,双腔或多腔为650IU±150IU.9例单腔患者全部一次成功;6例双腔或多腔的复杂PS患者4例首次成功,1例24h出现”再通”,1例15天出现”再通”,经重复3次注射凝血酶后,封闭成功.无一例出现血栓形成、感染、过敏等并发症.结论 掌握正确的UGIT操作方法是治疗股动脉PS成功的前提条件,也是减少操作并发症的重要因素.采用正确的UGTI方法可作为医源性股动脉PS的首选治疗.

假性动脉瘤 凝血酶 注射治疗 可行性评价 超声引导

晋军 黄岚 覃军 宋耀明 李爱民 耿召华 周小波 于学军 林春梅 高云华 卓忠雄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全军心血管内科中心(重庆)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超声诊断室(重庆)

国内会议

第八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沈阳

中文

167-169

200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