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酶法生产海藻糖前景展望
海藻糖的制取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酵母细胞或其它微生物菌体的提取法,另一种是酶转化法.本文只讨论后一种方法.过去,科学界一直认为由于海藻糖分子的糖苷键如此之稳定,致使他们认为在没有外加高能物质如ATP及1,6一磷酸葡萄糖的情况下,自然界中看来不会有一种酶能够催化相关底物合成海藻糖.然而,意大利的Lama等人于1990和1991年在世界上首次报道了嗜热菌——硫矿硫化叶菌(Sulfolbus solfatarius)能够直接以淀粉为出发原料,经转化后生成海藻糖<””4””5”>.意大利小组的工作宣告了酶法制造海藻糖新时代的到来.日本林原研究所<””6”>的日本麒麟公司<””7”>先后从嗜酸硫化叶菌(Sulfolbus acidocaldarius)和硫矿硫化叶菌中克隆并表达了麦芽寡糖基海藻糖合成酶(MTSase)和麦牙寡糖基海藻糖海藻糖基水解酶(MTHase).随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小线也先后克隆到了这两个基因<””8””9”>.日本的林原研究所还在1995-1996年发现了能够以麦芽糖为底物生成海藻糖的海藻糖合成酶.
海藻糖 制取方法 提取法 硫矿硫化叶菌 麦芽寡糖基 海藻糖合成酶
黄日波
广西科学院(南宁);广西大学生命科学院(南宁)
国内会议
南宁
中文
27-28
2004-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