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轮台杏树小蠹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研究初报

作者对杏树小蠹虫的发生规律进行了观察.该虫在轮台县一年发生3代,7月中旬第一代成虫出现,第二代出现在9月上旬,第三代出现在10月上旬,各代生长发育期不整齐,交替出现,形成卵、幼虫、成虫均能越冬的现象,对当地杏的栽培生产已构成严重危害.20世纪90年代曾经推广埋施呋喃丹或铁灭克的方法防治,但呋喃丹和铁灭克已属国家农业部明令禁止施用的农药.作者根据轮台杏树小蠹虫的发生规律,认为较为有效的防治方法是,以村为单位进行联防联治.从加强水肥管理入手,以恢复杏树树势为中心,通过监测预报、生物防治、无公害化防治等综合措施,由外向内压缩虫源,降低虫口密度,逐步实现控制虫害.成虫扬飞盛期,1500倍的80﹪敌敌畏乳油或25﹪的敌杀死或5﹪的来福灵全树喷施,共喷3次药,间隔15天,防治效果达93.4﹪.孵化盛期,投放天敌杏树小蠹虫寄生蜂(100对/hm<”2>)进行治.越冬前,选用20﹪的灭扫利3000倍液全株喷施,防治效果达95﹪.

杏树小蠹虫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栽培生产 水肥管理 生物防治 无公害化防治

张大海 杨道勤 徐林 唐章虎 何峰江

新疆农科院园艺作物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 新疆轮台县科技局(新疆轮台) 新疆农科院轮台国家果树资源圃(新疆轮台)

国内会议

第九次全国李杏资源研究与利用学术交流会议

辽宁阜新

中文

208-212

200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