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远缘杂交创造核果类果树新种质的研究
以桃、杏、李、樱桃、杏梅等核果类果树的14个品种为亲本,3年来共进行了80余个组合的远缘杂交试验,探讨了核果类果树远缘杂交的亲和性,并对远缘杂种幼胚进行了胚抢救.结果表明:①铃铛花期授粉的坐果率显著高于初花期授粉的坐果率;②同一杂交组合,正反交坐果率差异显著,母本对远缘杂交亲和性影响很大,选择自交亲和或自然坐果率高的种或品种作母本容易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③适宜场强的静电场、He-Ne激光处理及<”60>Coγ射线与He-Ne激光联合处理花粉均能显著提高花粉离体萌芽率,用上述处理的花粉进行的远缘杂交坐果率也明显高于对照;<”60>Coγ射线单独处理则降低了花粉离体萌芽率,远缘杂交的坐果率也低于对照;④对远缘杂种幼胚及时地进行胚抢救,并诱导形成多丛芽,是克服核果类果树远缘杂种不育性的有效方法,研究并筛选出了李、樱桃幼胚萌发与生长、多丛芽诱导与增殖以及生根培养等最佳培养基配方.目前已将欧洲甜樱桃×中国樱桃、”大石早生”李×”泰安巴旦水杏”及”凯特”杏×”总统”李等一批核果类果树远缘杂种定植于露地,其中欧洲甜樱桃与中国樱桃的种间杂种是国内外首次获得.
核果类果树 远缘杂交 杂交亲和性 胚抢救 新种质
陈学森 杨红花 刘焕芳 李玉晖 冯宝春
山东农业大学果树生物学实验室(泰安)
国内会议
辽宁阜新
中文
125-128
2004-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