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在国家创新系统中培育企业的技术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

在中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和进入WTO已经3年的双重压力下,从提升技术竞争力的途径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种发展模式.其中,在国家创新系统中强化研究开发(R&D)资源的配置力与提高R&D资源运行效率是使企业这个技术创新主体做大做强的关键之一.对此,本文分以下五点论述:1.问题的提出:双重压力下的中国企业:企业经济发展三阶段;以技术创新为动力的企业应从7个方面提升技术竞争力;四个量化指标与GDP的相关度高;2.企业技术竞争力的4个量化指标:发明专利指标;企业R&D经费支出指标分析;国家及其企业R&D人员指标;企业R&D强度(R&D经费支出/销售额);3.企业技术竞争力的环境支持;国家创新系统:主体要素-企业,大学,金融,政府,中介;环境要素-制度,政策,机制,文化;功能要素-学习,创新,开放,合作;4.国家创新系统高效运行的指标-R&D资源配置力:技术竞争力与R&D资源配置力;技术竞争力与区域创新系统的R&D资源配置;我国三种类型企业技术竞争力的特点;5.对增强我国企业技术竞争力及其研究开发资源配置力的思考:在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多种模式中,”技术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评估企业技术竞争力是为了进而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关于增强我国技术竞争力的建议.

国家创新系统 企业 技术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

周寄中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国内会议

第233次香山科学会议

北京

中文

5-18

2004-07-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