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的粒度变化规律研究

以Master-2000型激光粒度仪测定的粒度分布为基础,考察了种分过程中2μm和20-30μm粒径粒子总质量(Wt)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分析了铝酸钠溶液种分过程的二次成核与苛性比(α<,K>)、初始晶种量以及温度的关系,发现成核过程主要在种分前期进行,后期细颗粒因长大和附聚会减少,随温度升高,75℃下溶液几乎没有明显成核;20-30μm的粒子变化在α<,K>较低的情况下(1.3),远大于相同初始晶种量的高α<,K>铝酸钠溶液,表明可能其主要由附聚得到.

氢氧化铝 铝酸钠溶液 成核 种分过程 粒度变化

陈国辉 陈启元 尹周澜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湖南长沙)

国内会议

2004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

郑州

中文

219-222

2004-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