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脉冲与化学激活联合处理对猪卵母细胞孤雌发育的影响
探讨了猪卵母细胞电激活后间隔不同时间用化学药物处理对猪卵母细胞孤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电激活后间隔0、3、4、5和6h再分别用6-二甲基氨基嘌呤(6-Dimethy-laminopurine,6-DMAP)、放线菌酮(cycloheximide,CHX)处理6h,各组卵裂率、囊胚细胞数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6-DMAP组中对照组囊胚率极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1),在CHX组中对照组囊胚率极显著高于间隔5h、6h的组(P<0.01),而其余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2)电激活后间隔4h再分别用6-DMAP、CHX和CB(细胞松弛素B,Cytochalasin B)+6-DMAP处理6h,各组卵裂率差异不显著(P>0.05),对照组囊胚率极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1),其余各组囊胚率显著性均无差异(P>0.05).对照组中无单倍体囊胚 ,二倍体囊胚为88.24﹪,但6-DMAP、CHX、CB+6-DMAP中产生的囊胚大部分是单倍体,且三者之间显著性无差异(P>0.05).以上结果说明,猪卵母细胞电激活后间隔一段时间再用DMAP、CHX激活,激活作用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弱;猪卵母细胞电激活后4h再用6-DMAP、CHX、CB+6-DMAP激活,产生的囊胚大部分为单倍体,该方法适于猪卵母细胞ICSI的激活.
猪 卵母细胞 孤雌发育 电脉冲 化学激活
蔡元 张兆旺 田见晖 刘国世 成文敏 李迎 朱士恩 曾申明 张忠诚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京);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兰州)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兰州)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北京)
国内会议
宁波
中文
195-200
2004-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