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节水抗旱小麦土壤水分消耗规律、机理及综合效应研究

以通过三年的品种筛选试验确定的节水抗旱型小麦品种邯5316为供试材料,进行了该类型小麦品种根系生长规律、土壤水分消耗特性及产量生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在较干旱的年份春季0水公顷产量可达到5500kg以上,而在春季降水平水年或多雨年份产量甚至达到6000kg以上,因此旱麦品种应该对海河低平原区的粮食节水高产稳产发挥一定的作用.节水抗旱型小麦抗旱或耐旱机理除了已有资料证明的叶片较厚,蜡质层也较厚,能减少气孔水分蒸腾量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根系发达,对土壤水分利用效率高,特别是对1m以下土壤层的水分利用率也较高.同一地块的抗旱型品种与喜高水肥型品种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灌浆后期,在只浇春季一水的情况下,抗旱型品种50~200cm土壤层根长密度占0~200cm总根长密度的56.3﹪,单株总根重0.33g,其中50~200cm根重占总根重的22﹪,而喜高水肥型品种在春季只浇一水的情形下各值分别为52.1﹪,0.25g,19.4﹪.根系发育与分布的结果是抗旱型小麦品种对地下水的利用率更高,是相同灌水处理喜高水肥品种的115﹪,是本品种春季灌三水处理的150﹪.但结果同时表明,抗旱型小麦对土壤水的充分利用在麦玉两熟种植制度下,对夏玉米前期生长有一定的影响,应该注意对夏玉米前期的水分管理.

抗旱小麦 土壤水分 综合效应 小麦品种 种植制度 水分管理

隋鹏 许翠 张海林 高旺盛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

国内会议

中国农学会耕作制度分会2004年学术年会

北京

中文

273-278

2004-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