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坳陷馆上段河道砂体地震识别技术——以孤南洼陷为例
济阳坳陷浅层馆陶组油气藏与明化镇组气藏共生,新近系网毯式成藏体系存在构造油气藏组合、岩性油气藏组合、地层油气藏组合.目前构造油气藏勘探程度较高,岩性油气藏和地层油气藏隐蔽性强,勘探程度低,是今后浅层勘探的重点.虽然在馆上段曲流河沉积比较稳定的特定条件下,形成典型的曲河道可以用三维可视化等地震技术较好地识别,但济阳坳陷馆上段曲流河道沉积通常是不稳定的,频繁出现改道、迁移等地质现象,砂体纵向互相叠合,横向却变化很快,不同沉积微相砂体连通性差异也很大,而且在地震剖面上的反射一般为较强的短反射同相轴,直接在地震剖面上比较难以识别,影响其勘探效果.本文以孤南洼陷为例,研究其基本地质特征,并根据这些基本地质规律总结出馆上段曲流河砂体的地震识别技术,而且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济阳坳陷 孤南洼陷 地震识别 构造油气藏 油气藏勘探
张建宁
中石化胜利油田物探院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103-107
2005-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