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新孢子虫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奶牛新孢子虫病是由犬新孢子虫(Neospora caninum)引起的多种家畜共患的一种原虫病.该病对牛的危害尤其严重,主要造成孕畜流产、死胎以及新生儿的运动神经系统疾病.本研究采集自北京地区的94份奶牛血清样本和河北地区的55份奶牛血清样本,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检测N.caninum血清抗体.结果发现,北京地区奶牛N.caninum抗体阳性率为18.1﹪,河北地区奶牛N.caninum抗体阳性率为23.6﹪;N.caninum抗体阳性血清样本龚地弓形虫(T.gondii)抗体检测的结果为阴性.采用牛奶记录体系(DHI)对北京地区17头N.caninum血清抗体阳性牛进行了日产奶量、乳中蛋白率和乳脂率的测定.结果表明,N.caninum血清抗体阳性牛日产奶量、乳中蛋白率和乳脂率分别比阴性牛低9.7﹪,降、20﹪和15.4﹪.初步证明N.caninum血清抗体阳性奶牛产奶量及奶品质下降,影响了奶牛的生产性能.
犬新孢子虫 新孢子虫病 流行病学 奶牛
张昌盛 刘群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海淀)
国内会议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5次代表大会暨第8次学术研讨会
桂林
中文
28-31
2004-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