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疗效与病程的关系、疗效与证型的关系,以及该疗法的副作用等,为今后临床选择治疗提供方案.方法:将70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穴位埋线组)36例与对照组(针刺治疗组)34例.治疗组采用羊肠线进行穴位埋植,每隔2周施治一次,3个月后观察疗效.对照组取穴同前,采用毫针针刺,施予平补平泻法,隔日一次,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埋线组总有效率为88.89﹪.针刺组总有效率为76.47﹪,两组治疗效果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埋线组对各型慢性胃炎均有较显著疗效,其中肝胃不和型疗效最好;埋线组的疗效与病程有一定相关性,病程在3年以内的与10年以上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埋线组埋线治疗过程可能会出现排斥、感染,晕针等临床不良反应,但发生率与传统的针刺法相比,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埋线对各型慢性胃炎均有疗效,尤其肝胃不和型,病程越短疗效越好,埋线法较传统针刺更为省时、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慢性胃炎 穴位疗法 穴位埋线 辨证分型 疗效标准
李红 张家维
广州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
国内会议
广州
中文
2-8
2004-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