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同海拔牦牛群体血红蛋白β链微卫星多态性分析
分析了四个海拔高度牦牛(4500m,4000m,3500m,1700m)血红蛋白β链微卫星座位的多态性,结果发现中国牦牛群体的平均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8574,0.8426,等位基因数为10,其中7个是牦牛所特有的.牦牛的等位基因数及基因型数具有随海拔下降的趋势.四个海拔牦牛的等位基因分布有极显著差异(P<0.01).同时4500m和3500m,4500m和1700m处牦牛之间的等位基因分布也有显著差异((P<0.05),而其它任何两个海拔牦牛间差异不显著.等位基因分布与海拔相关,相依系数为0.397.基因型121bp/103bp是海拔4000m处牦牛所特有的.基因型141bp/121bp、等位基因141bp的频率随海拔升高而下降,而基因型115bp/111bp、121bp/113bp,等位基因113bp、115bp的频率却随海拔升高而升高.这说明高度多态的血红蛋白β链微卫星座位在牦牛适应高原低氧中具有可能的自然选择价值及可能的调控作用.
微卫星多态性 血红蛋白β链基因 牦牛 遗传多样性
袁青妍 黄治国 石绍华 谢庄 刘红林 殷甫路 赵永华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江苏省南京) 红松洼种畜场(河北省承德) 龙月种畜场(四川省红原)
国内会议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330-333
2004-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