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一种新发现的鸭病毒性肿头出血症传染病的研究

1998年以来,四川等养鸭地区发生一种以鸭头肿胀、眼结膜充血出血、全身皮肤广泛出血、肝脏肿大呈土黄色并伴有出血斑点、体温43℃以上、排草绿色稀粪等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发病率在50~100﹪,死亡率40~80﹪甚至100﹪,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观察、病理组织学检查、病原的分离鉴定、人工感染实验、电镜观察、防治实验等确诊为一种新病,暂定为”鸭病毒性肿头出血症(Duek Viral Swollen Head Haemorrhagic Disease)”.用鸭胚原代成纤维细胞自不同地区病死鸭分离到的12株抗原性一致的病毒,病毒粒子呈球形或椭圆形,直径约80nm,无囊膜,核酸为RNA,不凝集鸡、鸭、鹅、鸽、黄牛、水牛及猪的红细胞,在pH4.0-pH8.0稳定,对氯仿有抵抗力,中和实验和交叉保护实验证实与鸭瘟病毒和鸭病毒性肝炎病毒无抗原相关性,琼扩实验证实与番鸭细小病毒禽、流感病毒、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禽病毒性关节炎病毒和鹅副粘病毒无抗原相关性.分离毒经口服、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滴鼻途径感染鸭均能成功复制出与临床病例一致的症状和病变,而不能感染SPF鸡(鸡胚)、鹅.制备的高免血清和康复鸭血清具有良好紧急预防和治疗效果,利用病死鸭内脏制备的组织灭活苗和分离毒制备油剂灭活苗具有良好预防效果.根据分离病毒特性建议将分离毒划归呼肠孤病毒科.

鸭 新传染病 病毒性肿头出血症

程安春 汪铭书 陈孝跃 周毅 刘菲 宋涌 郭宇飞 韩晓英 袁桂萍 徐超 廖永洪 方鹏飞 刘兆宇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禽病防治研究中心(四川雅安)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禽病防治研究中心(四川雅安);四川省精华企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简阳)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禽病防治研究中心(四川雅安);深圳市进出口检验检疫局(深圳)

国内会议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分会第三届第七次学术研讨会

江苏无锡

中文

204-212

2004-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