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鸭不同途径人工感染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理学发展规律及其致病机理的初步研究

血清1型鸭疫里默氏杆菌人工感染25日龄樱桃谷商品肉鸭,皮下途径感染雏鸭的潜伏期(4h)比滴鼻途径的潜伏期(10h),但滴鼻途径感染雏鸭的死亡率(95.5﹪)比皮下途径感染的死亡率(63.6﹪)高.两种途径感染雏鸭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相似,均出现了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等病理变化.发病和死亡鸭组织学特征为心脏发生出血水肿,心肌炎,心肌纤维溶解消失;肝脏出血,肝细胞发生颗粒变性和空泡变性、最终崩解、坏死;肺脏出血,嗜中性粒细胞浸润,肺房细胞发生颗粒变性;肾脏出血,肾小球增生,小管变性,淋巴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浸润;肠道出现肠绒毛断裂,肠壁肌肉断裂溶解,肠腺萎缩,肠绒毛上皮细胞出现空泡变性等.其中免疫器官脾脏出血,淋巴细胞减少,颗粒变性,嗜中性粒细胞浸润;法氏囊出现粘膜上皮变性脱落,滤泡萎缩,皮质、髓质淋巴细胞减少,上皮细胞增生;胸腺出现纤维素性渗出,嗜中性粒细胞浸润等.脑部病变较不明显,部分血管充血,有小胶质神经细胞浸润等.超微结构变化为细胞粗面内质网扩张呈囊状;线粒体肿胀,脊断裂或溶解使呈空泡状,核变形,核质浓缩并边移.研究结果也表明RA是一种细胞内寄生菌,RA内毒素是RA感染鸭后致组织器官病理变化的重要物质.

鸭疫里默氏杆菌 人工感染 雏鸭 病理学 致病机理

程安春 汪铭书 刘维平 袁桂萍 刘菲 孟琼华 韩晓英 朱德康 徐超 廖永洪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禽病防治研究中心(四川雅安)

国内会议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动物微生态学分会第三届第七次学术研讨会

江苏无锡

中文

213-219

2004-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