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气中黑碳气溶胶的演化特征
2003年9月~2004年4月在西安站点利用黑碳测量仪(Aethalometer)获得了大气细粒子中每5min黑碳气溶胶(BC)浓度的演化特征.每5min浓度变化范围为0.5~101.3μg/m<”3>.BC浓度月变化以12月最高,为(27±11.2)μg/m<”3>,4月最低,为(9.0±3.4)μg/m<”3>,表明机动车尾气、居民燃煤等来源以及不利的气象条件等共同作用,造成了冬季的高浓度BC.冬季、春季日变化和周变化模式类似,冬季则明显不同,这主要是由于冬春两季机动车尾气可能是BC的主要贡献源,而秋季可能主要是由于农村生物秸杆燃烧排放的BC而引起其变化模式与冬春季有所差异.选取的3个典型BC高浓度日,其每5min浓度日变化模式也表明,秋季生物质燃烧BC有显著贡献.与国内外一些城市、郊区、背景点大气中的BC浓度对比,西安大气中的BC处于高浓度水平,这指示了西安大气中存在碳污染,需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控制.
黑碳测量仪 黑碳气溶胶 西安
李杨 曹军骥 张小曳 车慧正 刘随心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国内会议
山东烟台
中文
742-749
2004-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