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飞雁滩海岸的侵蚀机理和防护工程探讨

飞雁滩海域是1964~1976年黄河刁口河流路入海区域.根据地形和断面水深监测资料,阐述了该岸段流路废弃后的岸滩侵蚀特征和地貌变化,结合波、流动力的对应分析认为,波浪以掀沙为主,潮流以输沙为主,波浪和潮流的联合作用是飞雁滩海岸侵蚀的主因,其中潮流主要通过余流携沙外输,造成近岸泥沙亏损.现有的防潮堤能减缓岸线蚀退,不能抵御强烈侵蚀.若在高频破碎带外侧建造离岸堤,则可起到消浪挡沙的双重功效,它和加固后的防潮堤组合,可成为飞雁海滩岸有效的防护工程体系.
海岸侵蚀 波浪 潮流 防护工程 离岸堤
陈沈良 张国安 张建华 徐丛亮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黄河口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山东东营)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54-62
2004-05-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