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1971-2003年剖宫产率变化趋势及其社会人口学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从人群角度出发了解近几十年来我国育龄妇女实际的剖宫产率变化情况及其社会人口学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二阶段的与规模(育龄妇女人数)成正比的PPS抽样方法获得调查对象,由调查员入户对其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随着时间推移,调查对象剖宫产率不断提高,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而且妇女主动要求进行的剖宫产比例不断增加.多因素分析显示孕妇的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产前检查情况以及所在地区对剖宫产率有一定影响,尤其是B超检查.本次调查显示,做过B超检查和未做过B超检查的妇女的剖宫产率存在明显差别.结论:近几十年来我国剖宫产率在不断上升,尤其是九十年代以后增加迅速.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围产科学理念的进展和科学技术因素使得符合医学指征的剖宫产增加.另一方面是因为医疗机构和某些人口社会学因素使得非医学指征的剖宫产比例迅速增加,从而导致孕妇主动要求剖宫产的比例越来越高.

剖宫产率 社会人口学因素 育龄妇女 围产科学 非医学指征 妇女保健

郭素芳 赵凤敏 吴匡时 崔颖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

国内会议

第九届全国妇女保健学术经验交流会

海南

中文

136-140

2004-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