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乙醇在脊髓麻醉作用的受体机制

由于腹根电位记录必须观察整个伤害性反射的过程而无法分辨突触前后机制,分离或培养细胞又缺乏正常的突触联系,故选用脊髓切片进行细胞内记录特别是膜片钳记录就有较好的优势.Cheng等在新生大鼠(1-4天)脊髓切片对运动神经元(MN)进行全细胞记录,发现麻醉浓度的乙醇可降低MN的兴奋性、抑制EPSP并增强抑制性突触传递<””12”>.这些结果都提示,乙醇抑制伤害性反射的作用除有增强GABA<,A>和甘氨酸受体介导的抑制性突触传递外,还有抑制兴奋性突触传递的成分,但作用机制仍不清楚.为此,作者用幼年大鼠脊髓厚切片直视鉴定MN全细胞记录进行了研究.

脊髓麻醉机制 乙醇 谷氨酸受体 运动神经元

汪萌芽

皖南医学院细胞电生理研究室(芜湖)

国内会议

2000海内外中青年学者神经科学研讨会

合肥

中文

435-440

2000-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