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不同省份出生性别比的差异分析

从四普、五普数据分析发现,不同省份的出生性别比有明显的差异及变化特征:1.四普时期全国的出生性别比偏高尚呈点状分布,但至五普时期,出生性别比的偏高已呈弥漫片状分布;2.出生性别比的偏高是呈二元扩展态势(由两个中心扩展到全国),而不是单纯的单元扩展(单纯由沿海扩展到全国).从中国的出生性别比偏高的扩展模式可看出,出生性别比偏高的模式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中原文化模式,另一个是沿海文化模式;3.中国的出生性别比偏高状况非常严重,其不但偏高的区域扩大,而且偏高的严重程度增强;4,”五谱”数据显示,中国省际间的出生性别比的差异非常明显,突出表现为依次从北部和西部到东部、中西部,再到中部,再到南部地区的”扇贝状”梯度式升高特点:西部地区和北部地区较正常,东部和中西部地区轻度偏高,中部地区重度偏高,南部地区重度偏高;5.浙江、山东等出生性别比率先升高的地区已经开始呈现下降的势头,这向我们预示出令人充满信心的、令人鼓舞的未来态势,相信其他一些省区在不久的将来也会出现下降态势.6.有7个中、南省市的第一胎的出生性别比明显偏高,近一半省份的城镇及农村地区的第一胎出生性别比明显偏高.7.除新疆、西藏外,其余所有地区的第二胎及以上的孩子的性别比偏离正常,且绝大多数地区严重偏离正常范围.

数据分析 出生性别比 出生性别 人口问题 人口性别

刘鸿雁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

国内会议

中国大陆出生婴儿性别比不平衡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专家研讨会

北京

中文

129-129

2004-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