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两代学者对近代中西医学交流的思考——兼怀俞慎初先生

俞慎初和赵洪均两位学者分别出生于二十世纪初叶和中叶.他们在各自著作《中国医学简史》<””1”>和《近代中西医论争史》<””2”>中就近代中西医学交流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其中包括:1.近代西方医学传入中国的时间.《中国医学简史》将这一时间起点定于明末首批西方传教士来华期间,而《近代中西医论争史》则倾向于十九世纪鸦片战争前夕.2.对近代西方医学发展水平的评价.俞慎初先生对此持较为肯定的态度,赵洪均先生则认为十九世纪以前,西方医学基本上乏善可陈,始终没有形成一种一脉相承,为医学界共同承认和遵循的基本理论体系,与同时期的中医不可同日而语.当然,俞慎初先生也指出,近代西方医学得以大规模输入,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西方帝国的炮舰政策和殖民政策,因此而对西方医学的学术水平打上折扣.同时,赵洪均先生也肯定了十九世纪以后,西方医学所具备的两个优点,即以解剖学为代表的基础医学的进步和在外科学以及与此相关的眼科、妇产科等方面的优势.3.近代西方医学的输入产生的影响.《中国医学简史》既肯定了近代西方医学的输入对中国医学发展的促进作用,同时又沉痛指出由于西方医学的输入,所造成的中西医之间的对立,及对中国传统医学发展的阻碍.由于生活环境和写作年代的不同,赵洪均在他的著作中则令人印象深刻地描述了由于近代中西医学交流而使中国医学界目前存在的三种局面:即现代医学的普及,中国传统医学的进步以及中西医结合的现象.最后,两位学者对今后中国医学的发展前景无不表现出极大的信心.

中西医结合 中医学史 西方医学 医学交流

吴腾霄

福建医科大学数理计算机教学部

国内会议

第17次全国医学史学学术会议

成都

中文

123-126

2003-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