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靛蓝染料/硫化染料废水处理技术开发

本研究针对靛蓝染料及硫化染料废水筛选能适应极端环境(pH=10-12),并同时能分解有机污染物之特殊分解菌,用以处理牛仔纱染整厂所产生之靛蓝染料为主的废水.经过特殊菌种驯养与适宜担体的选择及植种后,分别以1m<”3>/10m<”3>模厂级固定生物膜反应器及现场活性污泥生物池来处理牛仔纱染整废水.实验结果显示,若进流水中硫化染料废水与靛蓝染料废水的体积比小于2:8,生物槽的溶氧值DO保持在1.0-3.0mg/L之间,水力停留时间达24小时以上,生物槽中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控制在4000~5000mg/L,生物处理体积负荷控制在1kgCOD/m<”3>-day以下,则生物降解的功能可完全发挥(原废水COD去除率达80﹪以上).藉由微生物的作用,生物处理过后的水质可由原来的极碱性渐次往中性靠近,与传统先经化学混凝再进行生物处理的废水处理流程相比较,可避免混凝药剂与酸碱液过量添加时,废水水质在偏酸与偏碱之间变动的情形,因而可大幅节省酸碱液的使用量,若于后段再结合化学混凝系统,则混凝药剂使用量可大幅减少,最终处理过后的排放水更能符合现行放流水标准(COD<160mg/L).此技术的建立在提升生物处理效能之余,更针对现场水质变化与废水处理流程的变更,建立化学药剂适当的使用机制,能大幅降低酸碱液与化学混凝药剂的使用量,同时达到污泥减量的目的,连带降低厂家整体管末处理成本,提升竞争力,为牛仔纱染整业建立持续经营的利基.

靛蓝染料 固定生物膜反应器 废水处理 水力停留时间 COD 溶氧值

巫鸿章 董金龙 李宜忠 林毕修平

财团法人生物技术开发中心

国内会议

2003年中国国际染整技术与发展会议

杭州

中文

43-51

2003-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