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90例纵隔肿瘤的电视胸腔镜诊断和治疗

目的 回顾性总结10年来VATS纵隔瘤手术,探讨纵隔瘤的胸腔镜治疗方法及手术适应证.资料与方法 1994年4月~2004年4月完成纵隔瘤胸腔镜手术90例,男60例,女30例,年龄6~72岁,平均38岁.结果 病种包括纵隔囊肿、胸腺瘤、纵隔畸胎瘤、神经源性肿瘤;纵隔恶性肿瘤、异位结节性甲状腺肿瘤、纵隔淋巴结核、淋巴源性肿瘤、结节病等.其中完整切除70例,部分切除2例,活检16例,探查2例.肿瘤切除时间45~320分钟,平均95分钟.术后带引流管时间1~14天,平均3.8天.术后住院时间6~25天,平均10.6天.术中出血20~1200ml,平均170ml,其中采用标准胸腔镜切口11例,VATS辅助小切口79例,辅助小切口长度3.0~15.0cm,平均6.5cm.术后并发症:1例由于术中牵拉刺激胸交感神经链,术后早期出现Horner综合征,3个月后恢复.1例术后胸腔出血、凝固性血胸,后经剖胸手术清除血块及纤维板剥脱治愈出院.结论 1.纵隔囊肿是VATS的绝对适应证.2.直径<6.0cm的纵隔良性肿瘤首选胸腔镜切除,必要时辅助小切口.3.难于切除的纵隔肿瘤通过胸腔镜活检明确诊断.4.VATS手术同样遵循纵隔肿瘤的外科诊疗原则.

纵隔肿瘤 电视胸腔镜 肿瘤诊断和治疗

高昕 曲家骐 侯维平 滕洪 童向东 王述民 赵辉

沈阳军区总医院胸外科;沈阳军区微创外科中心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胸腔镜外科学术会议

乌鲁木齐

中文

121-123

2004-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