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能量除颤的方法研究进展
实验数据表明,要成功除颤,电击时作用于心肌的能量(与作用于同一块心肌的电流密度的平方或电位梯度的平方成正比)必须达到一定的阈值.在体外除颤时,除颤脉冲要通过胸腔才能作用于心脏,实际到达心脏的能量只有总能量的4﹪左右,而且电位梯度的分布也不均匀,最大与最小处相差大约4~5倍;在体内除颤时,靠近除颤电极处的电位梯度是远离电极处电位梯度的30倍,也就是说,除颤能量在心肌上的分布极不均匀<””4”>.所以,无论是体外除颤还是体内除颤,为了使各处的心肌细胞都得到足够的除颤能量(作用于心肌可实现除颤的电位梯度阈值约为4~6V/cm),要求施加高能除颤脉冲(体外除颤的能量大约为100~360J,体内除颤的能量大约为数十焦耳).但这样的除颤方式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而且常常会对身体或心肌造成损伤,有时甚至因此而诱发新的室颤<””5”>.对于置入式除颤器而言,过高的除颤能量不仅将增加除颤器的体积,还会缩短除颤器的使用寿命(主要是电池的寿命).所以如何降低除颤能量、提高除颤效率,成为电除颤方法研究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心室颤动 低能量除颤 体外除颤 自动除颤器 除颤能量
邬小玫
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上海)
国内会议
武汉
中文
29-31
2004-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