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中国地方猪种的PRKAG3基因的遗传变异研究

最近,在猪PRKAG3基因上发现的四个错义突变被认为是极有可能的肉质数量性状候选基因位于点.该基因的R200Q突变导致了汉普夏RN<”->变异的出现.其它三个突变T30N,G52S和I199V影响多个西方商业猪种(如大白、长白、巴克夏和杜洛克)的肌糖元含量和肉质.本研究利用PCR-RFLP技术对T30N、G52S和I199V突变在5个外来品种和22个中国地方品种(近1500个体)以及白色杜洛克×二花脸祖代(18个个体)中的遗传变异进行了检测.同时,也检测了云南汉普夏猪种中R200Q突变的情况.对具有DNA多态性的片段经纯化后直接测序发现:位于第一外显子的第51处发生了A→G的单碱基突变,但它没有导致氨基酸的改变.PRKAG3基因的等位基因频率在中外猪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其基因型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出乎意料的是对肉质具有显著效应的有利等位基因199I在中国地方猪种中的频率很低.故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PRKAG3基因对中国地方猪种的肉质影响是否与其对西方商业猪种的影响一致.

肉质 地方猪种 PRKAG3基因 遗传变异

麻骏武 丁能水 任军 郭源梅 陈从英 艾华水 李琳 黄路生

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动物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南昌)

国内会议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

广州

中文

277-283

200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