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影响中国西门塔尔牛繁殖性状的环境因素分析

本文利用5个国家级种畜场和8个家畜冷冻精液中心站1979~1998年间的338头西门塔尔公牛的1275头女儿其与配母牛的繁殖性状资料和重要的生产性状记录,以及有一定数量后裔的61头公牛的915条精子形态性状测定记录,对西门塔尔母牛的配妊时间、产犊间隔、305天产奶量及犊牛的0月龄体尺、体重,和公牛的精子形态性状(头长、最大头宽、中段长、主段长、总长)、精子解冻后活力、密度等共计15个性状进行了遗传统计分析.本实验测得西门塔尔公牛精子头长、最大头宽、中段长、主段长、总长的均值分别为8.56±0.31μm、4.70±0.22μm、13.60±0.36μm、48.77±1.42μm、70.91±1.51μm.结果表明:场、年度(配种年度、分娩年度、精制年度)、季节(配种季节、分娩季节、采精季节)、与配公牛、胎次等环境因素对母牛主要繁殖性状影响非常显著,而对公牛精子形态性状的影响小于遗传因素.公牛精子形态性状在个体间差异极显著(P<0.01),这种差异代表了真正的遗传差异.

西门塔尔牛 繁殖性状 遗传参数 MT-DFREML 环境因素

赵静 许尚忠 陈德全

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长春)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北京)

国内会议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动物遗传育种学术讨论会

广州

中文

92-96

2003-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